新加坡总理是如何看待新加坡的外来人才?

新移民对新加坡的经济贡献有目共睹。然而,近年来新加坡社会上也有本地人认为新移民抢了其饭碗的声音。杨建伟教授撰文,分析新移民对新加坡社会的好处。

新加坡总理是如何看待新加坡的外来人才?

新加坡美景

前天一大清早,画家朋友奥金就打来电话,迫不及待地问我有没有拜读早报刊登的李资政在国立大学“资政论坛”上的讲演,还特别问我有没有注意到李资政照片下方的那段说明文字。奥金非常兴奋地和我谈了半个钟头,最后还认真地嘱咐我拜读过资政的讲演之后,一定要给早报写篇感想。放下奥金的电话,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我1993年来到新加坡,一直从事中国投资和投资咨询业务,曾经协助、配合许多本地商家和企业(包括跨国企业和上市公司)拓展和设立中国项目,也圆满处理过好几家失败项目的终止和撤资工作。在繁忙的商业活动之外,还积极参与和跨国投资有关的理论研究与相关课题的教学工作,在报刊发表文章,也为中国的政府部门、企业、商家和社团作报告专门介绍新加坡的成功与发展。正由于此,我一直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为新加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可是,8月份听到有人说“那些在新加坡工作的‘支那人’真是一群粗野的家伙”之后,我不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了动摇。我反复扪心自问:新移民在新加坡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成长的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是抢了本地人的饭碗,还是为新加坡增加了财富和就业机会?是给新加坡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和包袱,还是为新加坡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一股新的活力和推动力?我们到底在新加坡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

过去的10多年,数以万计的中国新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新加坡。我的朋友里面,有的来自中国大陆,有的来自北美,有的来自欧洲,还有的来自日本。他们之中,有专家、学者、工程师、技术人员,有商人、企业家、银行家,有医生、律师、会计师,也有画家、演员、运动员、新闻工作者等。今天,在新加坡的各种场合、各个角落,都不乏他们活跃的身影。

虽然不能讲他们人人都是学富五车、身怀绝技的顶级人物,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中国人里的佼佼者和高能量分子,都是学有专长的人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既不是由于没有饭吃而下南洋讨口,更不是走投无路才来新加坡寻找出路。他们到新加坡来,是出自对新加坡的仰慕和向往,是出自对新加坡的好感和热爱,是希望在新加坡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一块立足之地,以便能够把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施展出来,为自己和子女创造更美好的前途,也为新加坡的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可是,到来之后的现实情况却叫他们不是那么开心。除了工作之外,他们时时要面对和思考的是如何被社会认同和接受,如何消除来自周围的隔膜和疏远,如何从边缘社会走入主流社会。更直接一点说,也就是如何使新加坡社会认识到他们的作用和价值。

在讲演中,李资政展现了他的非同凡人的大智慧和人格魅力,以他一贯的对敏感问题的具吸引力的领悟和精辟见解,开放率直、不拐弯抹角、一针见血的表达方式,再次强调了要重新塑造新加坡就必须重视外来人才的重要。李资政指出,不管是把我国发展成医药中心还是进行科研活动,我们都必须以开放的态度来接受外来人才。他以毋庸置疑的口气重申,“吸引外来人才对新加坡的长期发展是绝对有利的。这个政策是我提出的,我会对它的结果负责。我是要制造更大的蛋糕。”

李资政透露说,“为了要更好的了解中国人,我决定吸收聪明的中国人才到新加坡工作和学习,以便他们了解新加坡人,并成为新加坡的一分子”。我们说李资政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领袖,是因为他并不是今天才来和大家讨论这个问题,也并不是今天才来担心这个问题的。如果真是那样,就太迟了。同时,作为一位超越了新加坡的国界而在国际政坛上倍受尊敬的大政治家,在人才问题上,李资政不仅仅只谋算新加坡的利益,也真诚的关心中国的前途和发展。

从许多年前开始,李资政就不止一次地,也不止在一个场合建议过,中国应该推行人才大开放政策,一方面把中国人才送到国外受训而像台湾今日一样尽情享受人才的回流,另一方面打开大门吸引外国专家参与中国的发展与建设。

为了让国人能够更明白外来人才和新移民的作用和价值,李资政以新加坡人所习惯的和现实利益直接挂钩的思维方式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当新加坡人到中国投资时,公司的团队里如果有这些在本地居住的中国人,将能协助我们了解中国的情况。新加坡公司的投资计划将更容易取得成果”。

不知道李资政的家族和秦朝的李斯有没有什么联系,只觉得李资政的讲演就像是李斯《谏逐客令》的现代版和诠释。他老人家以无比宽广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怀让新移民和外来人才倍受关怀、鼓励和温暖,使他们心头的怨言和怨气一下子消除了许多,使他们觉得自己还有作用和价值,还有大展鸿图的机会。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新加坡要凭最强实力与人竞争,一定要千方百计从全世界吸引人才。李资政的讲演传达给外来人才和本国人民一个清清楚楚的信息:新加坡需要外来人才,新加坡要重视外来人才,新加坡会善待外来人才。

平心而论,外来人才和当地人民的融合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一个非常长期的演变过程。要不然为什么从两千多年前的李斯一直说到现在,都还没有彻底解决?新移民和外来人才要以平常之心对待这个问题,不要斤斤计较,不要耿耿于怀。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新加坡也不相信眼泪。根据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只有具备使用价值的东西才有价值。一件东西到底是不是宝,到底有没有价值,自己说了不算,要别人说了才算。

中国的成功和崛起为新移民和外来人才提供了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大好机会和舞台。与其一天到晚计较人家对我们的态度,倒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用于自我驱动和自我激励上,积极投身到新加坡赶搭中国经济顺风车的这股滚滚洪流之中,在配合新加坡公司去中国的经商活动和投资计划的实践中,把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出来。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源自百度等搜索引擎,所有转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因技术能力限制,无法直接联系版权人授权。若存在版权争议,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以便迅速删除,避免不必要损失。

                                  对文章有疑问?点击添加顾问微信咨询                                     楹进荟顾问:yumi 楹进荟顾问:yumi
小楹的头像小楹
上一篇 2019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19年9月25日

相关推荐

  • 中企出海东南亚的控股架构优选之地:新加坡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加速,东南亚市场凭借其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已成为中企出海的首选目的地之一。新加坡凭借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成熟的金融体系、优惠的税收政策及完善的法律环境,成为中企搭建东南亚控股架构的重要枢纽。本文将系统分析新加坡的核心优势、常见控股架构及合规要点,为企业提供参考。 一、新加坡的核心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要冲,是连接亚洲、欧…

    2025年10月31日
    30
  • 新加坡SRS计划:高收入者的省税利器与退休储备双赢策略

    在新加坡,收入越高,税务压力往往也越大。尤其对外籍专业人士和本地高收入人群而言,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聪明的税务规划”,成为理财策略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SRS(Supplementary Retirement Scheme,补充退休计划)正是帮助你实现“省税 × 储蓄 × 投资增值”三赢目标的关键工具。这个由新加坡政府推出的计划,不仅为新加坡公民和永久…

    2025年10月31日
    20
  • 新加坡企业开户指南:电子银行、传统银行、私人与证券账户全解析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落地新加坡。公司注册完成后,紧接着的第一步就是 —— 企业账户开户。 但对于刚接触新加坡市场的创业者来说,经常会疑惑:“银行账户这么多种,到底该怎么选?”“电子银行靠谱吗?”“传统实体银行是不是不好开?”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新加坡常见的四类企业账户,以及我们团队通常会采用的双轨并行方案。 一、电子银行账户 代表机构:Aspire、Airw…

    2025年10月31日
    30
  • 深度解读 | 新加坡13U家族办公室:2025最新政策、申请要件与核心优势

    在全球财富管理格局不断演变的今天,新加坡凭借其卓越的金融环境和灵活的税收政策,已成为国际高净值家族设立家族办公室的理想目的地。 作为新加坡所得税法中的一项重要税收激励措施,13U计划为符合条件的基金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税务豁免机会。 这一计划不仅为财富家族提供了资产保值增值的支持,更为其成员提供了税务居民身份和永久居民申请的便利路径,实现了财富管理与身份规划的…

    2025年10月31日 新加坡
    20
  • 太子集团爆雷,新加坡家族办公室监管迎来“拐点”?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调查与改革,正在重塑这个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的未来图景。 柬埔寨太子集团(Prince Group)的创始人陈志遭到美国制裁后,其引发的后续影响如同涟漪一般,在东南亚地区不断扩散开来。最新一轮受到冲击的,正是他在新加坡设立的家族办公室——DW Capital Holdings(下文简称DWC)。 此前,新加坡的DWC被精心包装成一家“高净值家族…

    2025年10月27日 新加坡
    50

联系我们

400-856-898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00,节假日休息

微信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