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新冠肺炎疫情横扫全球经济之际,似乎并未影响亚洲高净值客户的财富安排。

以中国为例,2021年高净值个人和家庭的数量在持续增加,中国富豪400强的私人财富总价值在一年内飙升了64%。在《2021年中国家族财富与家族办公室调研报告》中,受访者的平均净资产为12亿美元,其家族办公室平均的资产管理规模为7.93亿美元,相比于2020年的资产净值9.54亿美元和资产管理规模6.04亿美元有显著的增长。


“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在这种情况下,这几年亚太地区家族办公室的兴建掀起了一股新热潮。

中国大陆
“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家族办公室进入野蛮生长期
“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近几年,随着中国内经济发展和高净值人群需求的升级,家族办公室逐步成为国内服务高净值人群的新模式,主要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陆续设立家办业务模块,已经成为行业趋势,同时,独立的第三方联合家办公司(MFO)更是蓬勃发展。

尤其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超高净值人群对资产的焦虑催生了该行业在2020年爆发。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全面推进,海南在税率、金融以及立法等方面的优势让海内外高净值人群树立了在海南投资兴业的信心。


仅仅在2021年上半年,在海南自贸港一地,注册为家办的机构就比往年合计的3倍还要多。同年年底,海南市场监管局不得不发布304家商事主体名称停止使用的公告,其中的301家主体名称中都含有“家族办公室”一词,绝大多数都是联合家办。

“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放眼整个中国家办领域的建设,目前中国各类冠以家族办公室名义的机构已有近10000家,大部分为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投资公司和律所背景。总的来看,大部分机构对家族办公室业务理解较为单一,以基于投资产品销售的家族信托业务为主,与欧美的家族办公室市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产品和服务体系都不完善,缺乏专业化专属综合服务团队,资源整合能力欠缺,也没有成熟的科技系统支撑。

同时,此前中国大陆地区对于家族办公室的优惠并不够直接,针对“家族办公室”的优惠政策,税收方面几乎是空白。而中国家办的发展需要国家层面政策的引导,税收方面的支持,家办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香港
“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特区政府谋求打造亚洲家办枢纽
“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以拥有9,530名超高净值人士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全球第二大超高净值人士聚居城市,因其位于大湾区融汇东西方文化的独特地理位置、良好的家办生态环境和体制,成为不少亚太区超高净值人士特别是企业家及其家族成员选择设立家办的目的地。


“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在激烈的竞争下,香港特区政府也一直在积极推动香港家办业务的发展,希望以优惠的政策让自己成为家族办公室更理想的目的地。过去一年多,香港特区政府通过香港投资推广署成立了全球家族办公室团队,专门为家办提供一站式支援服务。


3月8日,中国香港特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向业界专业团体发出了名为Proposal to Provide Tax Concession for Family-owned Investment Holding Vehicles的公开咨询文件,拟对在中国香港经营的家族办公室提供税收豁免。

此税务豁免主要是为了向超高资产净值人士及其家族成员持有的投资控股工具提供税务处理上的确定性, 从而吸引更多家族办公室在香港设立及营运,新的税务豁免则将会从2022/23课税年度开始施行。

香港引入针对家族投资控股实体的税务豁免政策将进一步对推动香港成为亚洲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如此形势下,香港此举是否会对新加坡的家办投资管理产生直接冲击和影响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新加坡
“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家办持续井喷进入爆发期
“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新加坡财富近来持续井喷,已经成为亚洲高净值人士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如果以净资产至少达到3000万美元为门槛,也就是所谓的“超高净值人士”,新加坡也有4206人。这对一个城市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新加坡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亚洲财富吸铁石了。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国际机构统计指出,新加坡富豪数量增长势头完全不受疫情影响,甚至还不断“受益”于其他一些亚洲中心城市的财富流出。

这里没有遗产税、资本利得税,并且拥有较低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可以说是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理想税务天堂。根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数据,从2017年至2019年,新加坡单一的家族办公室管理的资产总额估计翻了5倍,2020年新加坡约有200多个家族办公室成立,办理人数猛增3倍。

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财富管理行业爆发了激烈的精英私人银行家争夺战,越来越多的新加坡私人银行家选择离开私行,大踏步投奔家办领域。

在新加坡政府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超高净值客户正向新加坡聚集。而设立家族办公室本身作为全球的一大潮流,也反过来助推了新加坡的吸金前景。

新加坡和香港在家办和资产管理方面也各有优势,新加坡及香港也吸引了不同的超高净值人士、企业家及富豪。针对新加坡和香港为家办所提供的税收政策、牌照要求、免税条件等不同方面,下述对比表格供您参考:

???????????????“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持续的疫情、投资策略的变化、技术使用和社会意识的增强将进一步影响2022年家办趋势。总体而言,家办作为家族财富管理的最高形态,是超富家族财富增值保值的可行和理想管理方式。

在可预见的未来之内,家族办公室将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随着客户年龄、需求的变化,亚太地区各国家族财富管理将会从产品导向转向服务导向,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核心价值将在于差异化服务。

“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免责申明: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图片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后资管新规”时代,亚太家办热还能持续多久?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源自百度等搜索引擎,所有转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因技术能力限制,无法直接联系版权人授权。若存在版权争议,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以便迅速删除,避免不必要损失。

                                  对文章有疑问?点击添加顾问微信咨询                                     楹进荟顾问:yumi 楹进荟顾问:yumi
小楹的头像小楹
上一篇 2022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 如何设立新加坡私人信托?

    信托制度是衡平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加坡普通法法律体系中调和严格法律原则与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在新加坡,财产权利的运作体现了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双轨结构:同一项财产往往既可能产生名义上的法律权益,又可能附带衡平法上的受益权益,二者相互补充,构成了复杂而灵活的权利架构。 随着财富管理、资产隔离及家族传承等法律需求的不断增长,理解信托制度的设立、运行与救济机制…

    2025年7月8日
    10
  • 非法滞留记录是否影响申请新加坡工作准证?

    有过非法滞留记录,还能申请新加坡工作准证吗?老实说,难度非常大,但不是完全没希望。 新加坡人力部(MOM)在审批工作准证时,会把申请人的背景查得清清楚楚。像非法滞留这种记录,绝对是重点关照对象,不管你申请的是WP、SP还是EP。 为啥这么严?MOM会把这类记录看作是“品行有问题”或者“可能有安全风险”,所以很可能就直接给你拒了。 那是不是一点戏都没有了? 难…

    2025年7月8日
    00
  • 人生的第一套新加坡房子应该怎么选?

    在新加坡,拥有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绝对是人生一大里程碑!但看看选项:组屋(HDB)、执行共管公寓(EC)、私人公寓...再加上一堆购房政策、补贴规定,头都大了有木有?别慌,今天咱就抛开那些官腔,用大白话聊聊新加坡首套房到底该怎么选! 第一步:先看身份,资格是硬门槛! 新加坡的住房政策,身份卡得死死的。你能买啥,基本取决于你的身份: 1、新加坡…

    2025年7月8日
    00
  • 深度解析 | 家族信托在哪些情况下容易被击穿?

    家族信托,一直被富豪们视为财富传承和资产保护的“金钟罩”。但最近几年,随着中国首例家族信托被法院强制执行的新闻炸开,这个“保险箱”似乎没那么保险了。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张兰与CVC Capital Partners的法律争端,张兰在与CVC的多番诉讼中最终败诉,张兰欠CVC基金1.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亿)及其利息,其家族信托所在海外银行账户,最终还是被…

    2025年7月8日 香港
    00
  • 净流入暴跌54%!新加坡已经不是富豪首选?

    中东,特别是阿联酋,如今成了全球富豪们的新宠,这股潮流对新加坡、香港这些传统的“富豪天堂”冲击不小。 根据2025全球富豪财富报告显示,真金白银正加速流向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地区,让新港这样的老牌金融中心有点“失宠”。 全球抢人大战愈演愈烈,但新加坡今年的“战绩”有点下滑,预计净流入的百万美元级富豪(身家约127万新元以上)只有1600人,比去年3500人的“盛…

    2025年7月3日
    10

联系我们

400-856-898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00,节假日休息

微信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