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新加坡都是一片开放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这里不仅经济繁荣,更以其安全、便捷、宜居的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才。
前不久,新加坡前总理、现任国务资政李显龙公开表示,新加坡欢迎全球人才前来发展,认为国际人才的融入不仅能为新加坡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更能进一步巩固新加坡与全球市场的紧密联系。
那么,哪些人更容易获得新加坡身份?在审批PR(永久居民)或公民身份申请时,新加坡政府究竟更看重哪些条件?如何才能成功拿下“绿卡”甚至成为新加坡公民?
谁更容易获得新加坡身份?
关于PR和公民的审批标准,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ICA)一向保持神秘感——内部的筛选标准从未完全公开,审批流程也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政府发布的最新人口数据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根据新加坡政府在去年九月底发布的《2024人口简报》,新加坡总人口首次突破600万,其中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共有418万,剩下的186万是非居民群体,包括持有工作签证(Employment Pass、S-Pass、Work Permit等)、长期探访准证、国际学生以及外籍劳工。
根据2024年的人口简报,2023年获批PR的申请者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年龄:21至40岁的人占最大比例,达到62.8%。
地域:来自东南亚和亚洲国家的获批者,占比高达92.6%。
学历:20岁及以上的PR中,82.8%具有专上教育背景。
至于获得新加坡公民身份的人群,特征则稍有不同:
年龄:31岁以上的人占最大比例,为52.3%。
地域:来自东南亚和亚洲国家的申请者,合计占比为94.6%。
学历:20岁及以上的公民中,88.2%拥有专上教育背景。
很明显,新加坡政府在身份审核上,特别青睐高学历、年轻、有潜力且能够为新加坡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才。如果你正好在这些条件的“黄金区间”内,那你拿到新加坡身份的成功率自然会更高。
新加坡政府到底在考察什么?
虽然ICA不会直接告诉你具体的审核标准,但从多年经验和新加坡官方偶尔透露的信息来看,以下因素是审核过程中最重要的考量点:
1、学历和年龄:高学历和年轻化一直是新加坡政府吸引人才的重要方向。
2、经济贡献:申请人是否具备高收入、创造就业或具备稀缺技能,这些都能为申请加分。
3、家庭背景:申请人是否有新加坡籍家属,尤其是配偶或子女,这会被视为重要的“融入能力”体现。
4、社会融入能力:是否长期在新加坡居住,是否参与当地社群活动,是否能用英文或中文沟通交流。
5、在新加坡的扎根意愿:持PR或公民身份后,是否有长久留在新加坡发展的打算。
楹进集团顾问表示,“新加坡政府看重的不只是经济贡献,更希望申请人真正融入当地社会,成为新加坡的一份子。”
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收紧移民政策,新加坡也不例外。虽然新加坡仍保持着开放态度,但未来的申请难度可能会有所增加,特别是针对高收入、高学历和紧缺行业的人才,将成为优先选择。
所以,如果你正考虑申请新加坡PR或公民身份,趁早布局,抓住政策窗口期,是成功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源自百度等搜索引擎,所有转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因技术能力限制,无法直接联系版权人授权。若存在版权争议,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以便迅速删除,避免不必要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