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人移民中国香港数量大幅减少!

香港特区政府今年初发布最新人口报告,主题聚焦为内地来港定居未足七年人士。统计结果显示,从2006年到2016年,内地来港定居而未满7年的约有17万人,较2006年显著下跌二成四,当中近四成为25至44岁女性,大部分是来港与丈夫团聚的单程证持有人,而15岁以下儿童则较10年前大跌近六成。

根据报告,内地来港定居未足7年的人士数目,由2006年的21.71万下跌至2016年的16.6万,主要因为过去10年来港的单程证持有人数目减少。

内地人移民中国香港数量大幅减少!

教育程度上,15岁及以上人士曾接受专科以上教育的比例由7.9%大幅上升至2016年的19.5%。劳动人口参与率亦由45.7%上升至54.2%。这意味着,越来越多内地来港定居未足七年人士投身劳动市场。

从内地去香港的人数减少那么多,是香港吸引度在降低吗?无独有偶,香港中大香港亚太研究所在去年9月份最新的民调发现,三分之一的港人有移民倾向。而最多人提及的推动因素,包括社会撕裂严重,及对香港居住和生活环境不满;最多人提及的拉动因素则是外地居住生活环境更好。

此外,联合国曾主导进行的“世界快乐报告”也显示,在全球156个国家地区中,香港位列第75位,排名是九年来最低。而从很多人目前的感受来看,生活在香港,幸福、快乐对普罗大众而言,的确是太奢侈的词语。

香港如今的生活环境和成本,多少人还愿意做港漂?

许在某些人眼中,月薪过万港元已经是份不错的工作。可是在香港这个生活成本颇高的都市,1万港元生活费也是令人捉襟见肘的状态。港漂Candy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找到一份月薪11000港元的文职工作,还未来得及与家人分享喜悦,便已经要面对衣食住行各项开支。

首先,工资要扣除强积金5%(类似于内地的养老保险金),实际拿到手的工资只有10450港元。自己租房住,工资的一半就要奉献给房租了。香港市郊天水围一套35平方米的房子就要差不多13000港元,若想住的离市中心近些,每日上班交通时间在一小时之内,房租至少要付出15000至20000港元。

有媒体报导说,租一个在土瓜湾或大角咀唐楼里的床位每月要2000港币到3000港币,要是住得稍微奢侈一点,住个有门带卫生间的劏房,那至少要3500到7000港元,还要看是不是有窗户,住的有多高以及距离地铁站或者公交站有多远等等。

Candy选择和两个港漂小伙伴一起合租一套两房一厅,她选择做“厅长”,租金每月4500港元。每月交完房租,Candy口袋里还剩下5950港元。

这听起来剩的还挺多的,但是还要吃饭呢!在香港,适合工薪阶层的连锁餐厅比如说大家乐、美心、吉野家或者麦当劳,午饭一餐至少45港元,晚饭大概是55港元。早餐会便宜些,Candy通常是买个面包或者肠粉烧卖餐来解决,大概20港元。但不管怎样,每天吃饭就至少得花120港元,一个月算下来就得3600港元。每月交完房租和饭钱,Candy口袋里还剩下2350港元。

还有剩余?别急,交通费还未计算。Candy住新界,每日搭地铁前往港岛上班,因为要过海,地铁单程票价是14.5港元,每日往返就接近30港元,每月支出580港元。扣除了房租,伙食以及交通费之后,Candy口袋里还剩下1770港元。再加上合租水电煤、网络分摊每月支出300港元,手机4G网络套餐150港元……Candy每月银行卡里会剩下1320港元。最后,还有社交、购物、娱乐休闲等必要的开支,根本剩不下什么钱。

房地产大亨及青年事务委员会主席刘銮雄的儿子刘鸣炜,曾敦促他的同事说,要想养家,“如果你赚了一万港元,每月至少要存3000港元”。可是,生活成本如此之高,如何节省出这么多钱?

港漂毕业后的选择:留港?离港?

像Candy一样,毕业后选择留港打拼的港漂,正逐年减少。“找不到留下的理由”、“北上广发展也不错”、“在一线城市月入一万似乎也并不难,生活成本还低些”……

从2007年开始,内地赴港读书的人数开始井喷式增长,近一两年开始逐渐回归理性,甚至出现申请赴港读书人数下降的趋势,这趋势跟自由行旅客的增长及衰退曲线大致同步。究其原因,还在于近年来香港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于香港在内地人心中形象的变化,这些都阻碍了内地人赴港读书的热情。

所以,放下月薪与生活成本的窘境不说,近年社会上不太友好的气氛,也让越来越多的港漂族选择一毕业就离港。Rachel就是其中一员,她感叹:“虽然很多人还是会想来看看,毕竟是香港嘛,光环还是有的,但留下来就算了吧。同班很多同学都是这样,读几年书,长了见识,也算有了海外留学经历,但拿了学位就闪人。挣钱还是得回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地方。”留下来做港漂,对她来说已没有了吸引力。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源自百度等搜索引擎,所有转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因技术能力限制,无法直接联系版权人授权。若存在版权争议,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以便迅速删除,避免不必要损失。

                                  对文章有疑问?点击添加顾问微信咨询                                     楹进荟顾问:yumi 楹进荟顾问:yumi
小楹的头像小楹
上一篇 2018年9月4日 15:24
下一篇 2018年9月4日

相关推荐

  • 香港这套教育,是真的有点东西!

    今天陪客户家弟弟和他插班老师,扎扎实实研究了一下午香港的DSE考试。这一趟下来,我对香港教育算是彻底改观了,心里就一个念头:香港这套教育,是真的有点东西! 跟咱们熟悉的那套太不一样了!最大的亮点是什么?不靠死记硬背!在这儿,只要你讲得在理,有自己的想法,就能得到认可。他们从小就开始重点培养孩子的自律、表达、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些真本事。 说说这个DSE考试,…

    2025年7月2日
    10
  • 今天,全城狂欢!香港宣布接下来这些通通免费!

    七月一号可是个大日子——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 为了庆祝,香港这次可是玩真的,政府加上社会各界,一口气搞了超百项活动和福利! 从吃喝玩乐到交通出行,统统都有优惠,甚至还有不少限时免费的好事儿等着大家! 不管你是香港本地街坊,还是准备去玩的游客,这波福利可千万别错过! 一、交通福利:免费坐车不是梦! 1、港铁大放送 7月1号当天,港铁玩抽奖!整整 7.1万张 …

    2025年7月1日 香港
    10
  • 香港“抢人才”再发力,“留学香港”成国际新热点

    后疫情时代,全球都在上演激烈的“人才争夺战”。香港特区政府自2022年起就动作频频,推出多项“抢人才”措施。其中,着力打造的“留学香港”品牌,更是提前布局,瞄准了未来的潜力股——国际学生。最近香港各高校国际生申请数据飙升,证明这招确实管用。 今年香港高校圈有个新现象:不少美国顶尖大学的学生,正考虑转学来香港!港大透露,已经收到了上百份美国大学生的转校申请,其…

    2025年7月1日
    10
  • 香港家办吸引力飙升,监管、税务、人才三管齐下打造全球枢纽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最近又强调了香港作为全球家族办公室枢纽的实力,而且这份底气确实越来越足。看看数据就知道:到去年(2023年)年底,香港已经聚集了超过2700家专注于服务单个富豪家族的办公室(单一家办),比前一年增长不少。 势头这么好,业内普遍预计,到2025年底,这个数字就能突破3000家大关。这背后,离不开香港政府在监管、税务和人才这几方面下的一盘大棋…

    2025年6月26日
    30
  • 北上广的中产,都不愿在孩子教育上多花一分钱

    北京海淀区家长群里,“鸡娃”攻略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呢,现在刷屏的已经是二手教辅转让信息了;上海那些曾经挤破头的国际学校开放日,如今也显得有点冷清;连广州坚挺的学区房价格,也开始悄悄松动...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变化,拼凑起来却是个挺有意思的信号:曾经在教育上砸钱眼都不眨的北上广中产家庭,好像正悄悄捂紧了钱包。 过去十年,这帮爸妈可是真舍得:百万起步的学区房、一小…

    2025年6月26日 香港
    30

联系我们

400-856-898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00,节假日休息

微信顾问